企业工作经历让我感慨最深刻的两点是:“以人为本”和“利润第一。”
大到一个集团小到一个班组,优秀与否中心在人!而把各类一流的人才聚集在公司旗帜下,仅仅只完成了第一步。充分发挥每一个专门人才的能力,为团队的共同目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而齐心奋斗,才是一个管理者的核心作用所在。作为制造商,最直接的指标是完成质量标准前提下的最低成本或最低消耗,这是公司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最硬性的因素。能把人和利润有效地完美结合到一起的人,才是一个优秀企业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非凡的团队”是创造优秀品质的前提,每一个有事业心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渴望领导或参加这样一个团队:一个需要你全身心投入但决不是自讨苦吃的团队;一个工作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回报而且很容易协同工作的团队;一个以后令你回味无穷的团队。
所谓管理的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人是管理系统的主体要素,管理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人的管理主要有:一是要有一个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和激励政策,保证组织所需要的人力来源,并能吸引到企业最需要的人而不至于使管理成本上升过多;二是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三是运用行为科学方法,使员工态度行为价值观、信念和各自的需求与企业发展趋向协调一致,有计划地从上至下提高组织效率。人性的发展是有层次、有内涵的,也受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必须造就一个优良的企业氛围:内部平等,团结友爱,竞争协作;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
现代竞争是成本的较量。利润=销售额-成本,所以对企业来说成本降低和利润增加的概念是可以互换的。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延缓成本的降低往往是一种自杀行为。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当努力掌握成本管理的技能,唯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成功的希望也更大。高成长期与低成长期的经营相比,成本意识有很大的差异。高成长期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销售的增长,成本意识较弱。但是,在市场有限,竞争对手拥挤的情况下,争夺就会通过价格来进行。即便经销独特产品,一旦类似产品登场后,仍要靠价格决胜负。企业竞争以成本决胜负,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感觉是经营者最为重要的经营感觉。
降低成本应从哪几方面着手?不妨比较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的成本管理的理念差别来谈一谈。一是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不同。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重点在表面分析和行政管理上,在一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被“看见”的成本与费用上,如制造过程中原材料价格降低、行政管理中的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面对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不易被“看见”的成本降低,我国企业则很少考虑,如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等。日本企业则非常重视以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包括提高设备和员工的劳动效率等。二是成本管理的意识与方式不同。日本企业注重树立每一位员工自身的成本意识,形成“自下而上”自主进行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日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从自身做起,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主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式与方法,包括最细小的如物品摆放方式、动作分析等,为降低企业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而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则多为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操心的事,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占重要位置,职工只是为完成成本控制目标而工作、缺乏主动性,是“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三是成本管理的手段不同。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任务型、控制型”的,从领导层到职工都在为完成目标成本而努力。而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效率型、管理型”的,除控制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以外,更注重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培养全面多能的企业员工,提高人的劳动效率。四是更新改造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不同。日本企业为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普遍采取加速折旧,提前报废的方式,不断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宁愿交纳设备提前报废的税金。而我国企业的设备老化与陈旧是普遍现象,有些企业却采用不提成或少折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使得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五是资金成本管理的根基不同。日本企业中“三角债”问题根本不存在,因为日本的企业破产程序中有一条是“不具备支付能力”。如果企业外欠货款,则有可能进入破产程序。同对日本“零库存”企业较多,产成品资金占用不大,甚至有些企业只订当天的产品,有些企业完成的产品当天要出货。而我国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非常严重,“三角债”问题多年困扰着企业,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生产经营。
作为现代高科技企业,我们应当从起步时就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和“利润第一”的竞争思想。
|